因快年底了,還有一些休假,臨時請了一天,那就去大溪老街走走吧!由於每天都要6點起床,7點趕著去上班,結果今天秋高氣爽,非常好睡,我竟然睡到爬不起來,最後靠著意志力在10點硬爬起來,梳洗及吃個早餐後才出發,由於已事先查好如何去大溪老街,我搭捷運到永寧站,從4號出口出來,很快地找到公車站,一看,710號公車目前還未發車,於是我就很自然的坐在候車停等候

IMG_8965.JPG

坐了10多分鐘後看到往三峽的公車到了,右手邊排隊的人群陸續上了車,稍為清空後才發現,怎還有人在排隊,這時才起身上前詢問排隊的人,這才知道,原來要去大溪的人得要在這隊伍排隊,她還熱心告知地上有貼黑色及綠色線條,最前面有寫公車號碼。天呀!剛沒這麼多人,一下間已排了這麼多人,我居然優哉的就坐在候車亭慢慢等...慢慢等公車,約15分鐘後,710號公車來了。還好,我前面雖有10來人,但還是有位置可以讓我坐,真幸運

IMG_8967.JPG

離開永寧站後,車子很快的上二高,經過三峽...大約不到30分鐘車程,已可以下交流道了,佑經過好幾分鐘後這是已經開到快接近大溪老街了,本以為要搭到710號公車的最後一站大溪站下車,結果到了新街尾站,突然間有好多人起身要下車,我趕緊詢問旁邊乘客,她告知我若要去大溪老街,在新街尾這站下車,右轉民權東路往中央路走,到中央路後再右轉,會比較快到大溪老街

IMG_8968.JPG

IMG_8969.JPG

石板路上的大溪老街街道,今天雖是星期二,但還是有不少的遊客來此遊玩。 大溪老街主要範圍是涵蓋和平路(木器街)、中山路(藝文街)、中央路(傳統商店街)三條歷史老街屋,打從清光緒年間,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時,於大溪設立了全台撫墾總局,大溪於是成為樟腦、茶業、木材、煤礦等貨物之集散地,因物產資源豐富,當時吸引了英、德、西班牙及華僑等商人在此設店於街上,包括互為平行的和平老街和中山老街。而和平路老街(舊名下街或草店尾街),因緊鄰大溪舊碼頭而成為繁榮的商業中心,因此洋行、茶館,各式商店紛紛沿街林立。

IMG_8970.JPG

這是我怕萬一迷路了,可以當指引用,因為我居然把充了老半天的行動電源忘記帶出來,怕手機電力不夠,無法上網查詢

IMG_8971.JPG

這是和平路上的老字號碗糕,有好多人站在店門口觀望及排隊,我往內一探,還看到攝影機,可能是有媒體來拍攝這家老年碗糕

IMG_8972.JPG

大溪地名的由來是從清初時期,早期平埔族霄裡社人稱這裡為「大姑陷」,是「大水」之意。到了乾隆年間,漳州人沿著大漢溪逆流而上,到此地開墾,因為認為「陷」字在漢語中是不吉利,而此地處河崁地形,取「崁」代「陷」成名為「大姑崁」。到了同治年間,為於月眉里的當地住民李金興出仕,李騰芳中舉人,居民為彰顯科舉功名,再把地名改為「大科崁」。

光緒年間,巡撫劉銘傳在此設立全台撫墾總局,致力促進原住民和漢人的和平共生,並大力開發山地,所以將「大科崁」的「科」字,加上「山」字,改成為「大嵙崁」。日治時期,日本人將當年抗日較激烈的地方加以改名,「大嵙崁」改為「大溪」,因此大溪名稱就此沿用至今。

再繼續往河邊走,這裡的建築物看起來開始比較像老街的感覺 ,店家的門面好像歐洲巴洛克還是哥德式山型牌面喔,後方也是空的,哈~幻想自己好像在國外走動喔,只不過看到的都是自己人及不少的摩托車及車子

IMG_8973.JPG

IMG_8974.JPG

在日據時期的「明治維新」時代,1919年左右,日本總督府執行等同現代都市計劃的「市區改正」計劃,進行馬路的拓寬與拉直工程,街屋依沿街之建築線內拆除部份建築物,並規定商店必須採「巴洛克式」建築,居民就以牌樓立面浮雕圖案方式,呈現出巴洛克風格,由於大溪當時盛況繁榮,生活富裕,所以都花費鉅資聘請工匠,以紅磚砌築、磨石子、彩繪泥塑、還有台灣寺廟常見的剪黏和交趾燒裝飾在牌面上,上頭見有龍、鳳、獅、麒麟、鰲魚、旗、球、花瓶、琴、棋書、畫等等中國吉祥浮雕圖案,結合中西合壁的建築風格做法,在當今世上還真少見,這也是「大溪老街」巴洛克式立面牌樓的源起。

IMG_8975.JPG

這間拿破崙派好像很有名,看到有很多客人在詢問及購買

IMG_8982.JPG

我在繼續往前走,走到這裡看到藝人賈斯汀才知道,原來剛剛看到的媒體是他們在拍今晚住哪裡?

IMG_9191.JPG

和平路走到底,往左是可以走到大溪橋,往右是通往福仁宮及普濟堂,普濟堂的正對面有一往下的階梯是可以走到可以看到花海的花彩節展示地點

IMG_8983.JPG

IMG_8979.JPG

這是往左轉走可以通往大溪橋的方向

IMG_8984.JPG

再往前走即可以到達中正公園

IMG_8978.JPG

往前走有一高處平台,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我們剛巴士要進入大溪老街的那座橋

IMG_9190.JPG

這是位於和平路老街底的「石板古道」,雖只有短短的幾十公尺,現依然維持著昔日的舊貌,聽說古道都是以取之於大漢溪河床的石板所鋪蓋而成,所以又稱為「石板古道」

IMG_8986.JPG

從這置高點可以看到大漢溪河床中間有一塊塊石板,有的是單獨存在,也有多是一大片連接在一起

IMG_8987.JPG

這是大溪橋,橋的基底被漆成粉紫色,看起來粉似漂亮,這是一道懸索橋,橫跨過下方的大漢溪,連接著大溪老街及對面的瑞安路

IMG_8988.JPG

IMG_8989.JPG

建於民國二十三年的大溪橋,早期是以竹籠與石塊堆疊興建而成的竹木板橋,可說是大溪居民對外聯絡的重要通道,也聯繫了溪東、溪西兩地居民的濃厚情誼。後在日治時代改建成為全長兩百八十公尺的雙孔鋼索吊橋,與現今樣貌較為符合;隨著武陵橋與第二外環道的開通,大溪橋逐漸失去交通運輸的重要性,再加上颱風的肆虐,而歷經了兩次的改建,並在「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下,決定加以美化重建,就在區公所與公路局的規劃下,在民國九十年正式動工,將大溪橋改建成為全長三百三十公尺、共十三根橋墩的鋼筋混凝土橋。

IMG_8990.JPG

IMG_8991.JPG

今日風很大,但有很多小學來此校外教學

IMG_8993.JPG

改建後的大溪橋,外觀仿造日據時代的大溪古吊橋,而橋的兩側入口處則是復古的拱門造型,加上半圓形式的雕花罩頂,有如城堡般的相當氣派大方

IMG_9002.JPG

穿越過巴洛克式的浮雕拱門,可沿著紅磚瓷瓦拼貼而成橋面走道,欣賞與大溪老街相仿的巴洛克式風格橋身,灰白色的雕花與老街的街景風格相互輝映,更顯古典雅致;走累了,橋上每隔幾段後即有提供座位讓遊客走累了可以稍事休息的木椅。

IMG_8998.JPG

IMG_8997.JPG

承襲大溪老街的建築風格,橋面上有兩排的巴洛克雕花建築

IMG_9001.JPG

IMG_9003.JPG

這是瑞安路的那側拱門入口

IMG_9004.JPG

從老街穿過中正公園要下到大溪橋,可以選擇搭電梯或走樓梯下去,這個告示牌是公告搭乘電梯的時間,若錯過開放時間的人就只好爬樓梯了

IMG_9005.JPG

走到瑞光路後,從矮灌叢縫隙突然間看到花海的一角,旁邊的遊客告知我她們剛才去月眉路那邊看完花海,那邊的花海更多更壯觀,聽她們這一說,燃起了我的興致,等會回頭去走走好了

IMG_8976.JPG

離開大溪橋後我再回頭走到往右的福仁宮及普濟堂

IMG_8977.JPG

IMG_8980.JPG

「普濟堂」位於和平老街西北端,大溪鎮民信仰中心,成立於1902年,奉祀關聖帝君、浮佑仙祖、九天司命,尊稱為「三聖恩主」,配祀文昌帝君、延平郡王。 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關聖帝君誕辰,恭迎聖駕排鑾下鄉巡狩,祈求國泰民安,已達百年之久,參與繞境的社團多達三十幾社,熱鬧非凡,這幾年大溪區公所已經將活動規劃為「大溪文藝季」

IMG_9194.JPG

之後我從福仁宮前面停車場旁的小路走下去,去了一趟月眉路的花海,逛完一圈後,肚子也餓了,挑了和平路旁小巷的劉師傅小吃店,坐下來休息及餵飽肚子

IMG_9193.JPG

我點了一份40元炸天婦羅及50元大腸豬血湯,兩樣都蠻不錯吃的

IMG_9195.JPG

吃飽後接著再沿著原路搭車回家

IMG_9202.JPG

這是我這趟獨自出遊買回家的伴手禮,這是龜苓膏,我還蠻喜歡吃龜苓膏的,1杯40還是35元,有點忘了,3杯賣100元,店家還給了3包蜂蜜及奶油球,吃起來微苦,還不錯吃

IMG_9204.JPG

再來是這款豆干,之前有買過,軟度很適中,但後來在超市買,都是硬的,從此都找不到軟的,這次來大溪,想說來到本地應該找的到阮的,經詢問店家,老闆說不會太硬,但買回家後吃,是很香,但對我來說還是太硬了,殘念~除了買這兩樣,本來還想買拿破崙派,但我這趟來大溪後來還去杏芳買了一盒乳酪球及一盒布朗尼球,手已拿不動了所以下回來時再來買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溪老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雅芙的心情日記 的頭像
    雅芙的心情日記

    雅芙的交流園地

    雅芙的心情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