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很久以前剛買我現在這小窩那頭幾年,我真的可算是一位賢慧的女人,每天會勤加打掃屋內,不時拿抹布東擦西擦,吸塵器吸完後每周都會拖地,是用抹布趴在地上拖那種,常常告訴自己這樣還可以順道當作是運動,真是一舉兩得,甚至還會一年將那大紗窗拆下來清洗,那時真的是臺灣阿信,吸塵器也換了幾台,從傳統機器連著電源線那種,但總覺得真不方便,又改買無線吸塵器,只要充飽電,看到地板髒,就可以隨時清理一下,還可以吸床舖塵螨超方便的,超方便的。但人就是這樣,久而久之真的會越來越懶,從原本每周拖地一次,一再地找藉口,頂多偶而用吸塵器吸一下,直到前幾年掃地機器人上市,一直想買,但價格真的不親民,加上不時有人告訴我,妳房子才多大呀!需要用到掃地機器人嗎?哈~說到我的苦楚,就是沒錢買大坪數咩,誰會想住小房子,不管不管,我越來越老了,可不想一直這麼辛苦

IMG_0003.JPG

終於在去年年底,上網搜尋了一番,最後跳出2020年推薦的網址https://fenshares.com/best-robotic-vacuums/,考量價格、品牌、耗材、機器發出的音量、體積大小(鑽入櫃子或沙發底下的高度,又上網看網友的評價,最後選中這台歐洲市佔率第一的ILFE掃拖地機,跟它在臺灣的官網訂了後,終於寄來了,這個是機器的包裝盒,

IMG_0004.JPG

打開後,裡頭又有一個盒子,原來這個才是機器的主箱子

IMG_0005.JPG

打開後是這樣,有原廠及中文說明書,裡頭又有很多個隔層,由於我不清楚耗材需多久更換,趁過年前有加購優惠,所以我又加買了2組的耗材,包含2側邊刷、拖地抹布、那兩個白色小長方形是濾網,但現想想其實好像是不用的,因為這次購買,它已經有多送一組了,我可能想太多,太未雨綢繆了

IMG_0006.JPG

把上方隔層拿開後,及可以看到ILIFE的原山真面目機身,這台是2020年的機型-A9s ,但這當時是台灣代理官網最新機型,但過完年後,有天手機又跳出ILIFE,居然又出新機型了,就在我收到機器的半個月後。這掃拖機除了機器本身,旁邊附有回充座、線頭、遙控器、模擬牆、右下角那捲起來的又是另一個拖地抹布,大家各有各的位置,卡的剛剛好,以免運送途中,機器受到碰撞

IMG_0007.JPG

取出包裝在塑膠袋內的機器是長這樣,這是一台結合掃拖功能的機器,其資料上寫:是A9s型,號稱地面的清潔力達2000pa,這個我不太懂,機身的兩側有卡牆角邊刷的卡榫,機身高度約7.6cm,他似乎比其他牌的掃地機機身來的低,因此可以鑽入桌椅或沙發下方,可惜我家的床是落地型,無法讓機器鑽入,機器左邊是集塵箱,右側上方有抹布那個是集水箱,機身重量算是市面上最輕巧的,約2.5kg,他是屬於中價位的機型,也是我願意出的花費,因我怕若一台機器使用壽命沒很久,就會覺得浪費

IMG_0009.JPG

機器的上方小圓孔有智能偵測孔,充電座是2500mAh 鋰電池,續航力達2.5個小時,只比石頭少半小時,集塵區的容量有650ml,跟他牌比起來也算優的,而他的集水箱有300ml,也是算大的,不用一直去補充,但老實說,我家不是很大,因此這樣集水量是夠用了,他的最大特色是他們獨創擬人手搓拖地(高速震動擦拭)、一機兩用(獨立掃地、拖地箱)、獨特雙滾刷設計、障礙物爬坡,還有工作時的音量算是很小的,不像我的舊吸塵器 ,只要一使用,我想隔壁的鄰居應該都知道我在打掃了,再來右邊最上方是回充座、下方有遙控器、虛擬牆、充電插頭

IMG_E1315.JPG

這是A9s的自動清掃模式

 

 

接下來是機器實際使用時的狀況,掃完以後,若快沒電了,機器會保留微微電量,然後自己回去充電座充電,所以很方便。總結,因我只有在我大姊家看過小米機清掃,但她沒電只會自己停在最後清掃的位置,需要人工把他帶回去充電,而這台A9s這方面就勝出。但A9s是否有把地板清掃乾淨,老實講是還可以啦,若要求完美型的人,可能還是可以找出沒掃乾淨的地方,至於拖地方面,不知是我操作不對,因我倒是沒看到他們所說的獨創擬人手搓拖地(高速震動擦拭),因我看到的就依掃地方式那樣拖過,難倒是機器沒偵測到很髒,需要高速震動來擦拭?總之,它真的解決了我要花時間,彎腰下去清裡的困擾,還算是CP值高的掃、拖機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ilifeA9s掃拖地機
    全站熱搜

    雅芙的心情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